今天是: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mgm美高梅79906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mgm美高梅79906(中国)App Store可追溯到1958年建立的佳木斯工学院,设立轧钢等4个系(专业),学制4年。1959年更名佳木斯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63年设置了焊接专业,1972年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焊接工艺与设备、热处理工艺与设备等5个专业,学制2年。1976715日,更名为佳木斯农业机械学院,正式步入省属普通高等学校行列,1977年与全国高校一样,开始通过高考招收本科生,设铸造等4个专业,学制4年,1978年设铸造、焊接、热处理等7个专业,招生规模有所扩大,1979425日,经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机械二系等17个内设机构。198368日更名为佳木斯工学院,1116日教学机构调整为机械二系等5个系部,1992年,机械二系调整为热加工工程系,1993年成立应用铸造技术研究所。1995627日,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佳木斯大学,热加工工程系为佳木斯大学工学院教学机构。199710月,李慕勤担任热加工工程系主任,宋强担任党总支书记,张成军、金宝士担任系副主任,赵新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同年9月,成立佳木斯大学医学材料研究所,为佳木斯大学6个内设科研机构之一。

1999823日建立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设立1个系4个教研室,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焊接3个本科专业招生,成立了佳木斯大学应用铸造技术、佳木斯大学医学材料2个研究所,开启了历史发展新篇章。2000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十五”“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两次验收均获得优秀,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9月建立黑龙江省高校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200212月,增设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2003年学院更名为mgm美高梅79906(中国)App Store。同年材料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20045月,学院全面进入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自评工作,200512月,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院本科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评估后给予好评。学院多年积累形成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特色,成为大学特色点和闪光点,通过自评和国家评估,挖掘和提升了办学传统与特色,认真总结了办学经验,形成科学、明晰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合理的定位和学科建设规划,找到了问题和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2006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生物医学材料和应用铸造研究所,引进青年人才龙江学者张二林,200912月,建立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获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授予权,增设冶金工程专业。2011年李慕勤被授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9月,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外,由校友资助设立:博发集团优秀大学生助学金、德福助学金、康立助学金。2013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十一五”“十二五省重点学科,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5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教师节,荣守范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11月,彭太教授被授予龙江学者青年学者,同年12月佳木斯大学首届工科博士研究生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多年来培养国际焊接资质认证工程师学生480余人。2020827日,获批省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及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制定落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年开始具有强基直博招生权限,同年依托产学研用中外联合培养专项计划,已招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人。

十二五期间获得省、厅局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俄政府合作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承办国内学术会议4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92人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25人次;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24人次,其中国外进修培训5人次。

十三五十四五初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教学改革项目16项、校教学改革项目12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9项、横向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2.88;发表教研论文43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承办全国学术会议2次,选派4名科研骨干作为访问学者赴国内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20214月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七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28人次,其中10人次为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30余人次。2022年彭太获佳木斯市“三江英才”称号。

2008年学术会议 2010年学术会议

20226月止:

学院拥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五个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1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2月获得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科一表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2019年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校一流专业;冶金工程专业为省内唯一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院校。

20223月,获黑龙江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项目,该项目是佳木斯大学mgm美高梅79906(中国)App Store依托学院各个专业,与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建项目。

全院教师67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占专任教师的67%;高级职称30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8人;聘请林尚扬、孙传尧院士为特聘教授,聘请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王成新、黄少铭教授为兼职教授;拥有龙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主干课程教师团队1个,校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团队2个。

学院是黑龙江省工程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已经为国家培养本科生1万余名,研究生170多名。毕业生遍及企事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就业市场巨大,就业岗位供给充足,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一直居全校前茅,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知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本科生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保送本科生到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读研人数逐年增加,具有的硕士研究生推免权限名额逐年增加。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150余人。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大赛56项,获得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知识与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大赛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奖项42项;学生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13项;学生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篇。

学院拥有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及临床应用省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校企共建耐磨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省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省人才创新培养试验区、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等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拥有轻合金加工技术研究所、铸造研究所、新能源材料研究所等研究基地。实验室总面积68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拥有德国布鲁克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德国耐驰差示扫描量热仪、日本富士电波多功能高温烧结炉、场发射扫描电镜系统、日本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蔡司显微镜、EDAX能谱仪、等离子镀膜仪、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激光加工机、PECVD炉、直读光谱仪、等离子堆焊机等多种先进设备。

奋斗创造历史,十五”“十一五是夯实基础、成长壮大、协调发展时期,十二五”“十三五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策马扬鞭的快速发展时期。实干成就未来,十四五开局成绩可喜,但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十四五时期将成为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只争朝夕的学院发展关键期。十四五发展思路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依据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2035”远景目标规划、《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 -2025)》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二期)》,以国家、省新材料、机械装备、医药卫生等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为切入点,以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结合学科发展和产业需求,进一步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大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团队、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青年教师培养,着力建设一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与省内外材料加工类等相关大中型企业的联系,建设更加广泛务实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科研平台;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带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争创国家一流专业和省一流学科;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校企间、工医文理学科间、工科学院间、学院内部专业间的交流、交叉运行机制,建立学科群和专业群,并使之在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在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到立足龙江,服务全国,力争有更多的实用型、先进成果绽放在企业和祖国的大地上,使学院尽早进入省内乃至国内知名mgm美高梅79906(中国)App Store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