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育教学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mgm美高梅79906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3-06-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0404

    专业名称:冶金工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坚持知信行合一,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合作与交流技能和一定的决策管理能力。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与有色冶金及材料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冶金工程领域生产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工程设计、高新技术研发及最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

目标1.能够运用冶金专业知识与技能,研究、发现、解决冶金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2.能够从事冶金及相关领域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工作,具有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生产组织和管理及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就业5年左右时间能较好地适应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获得中级职称如工程师或担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冶金工程问题。

1.1 掌握冶金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数学类自然科学类基础知识,为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的推理、计算和数学建模奠定基础。

1.2 掌握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工程基础知识,分析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1.3 掌握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为研究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1.4 掌握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等专业知识,为解决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冶金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识别、表达冶金工程技术问题

2.2 能够运用工程科学原理分析、判断冶金工程复杂工程问题

2.3 能够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

2.4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最佳解决办法,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通过课程学习,熟悉工艺技术开发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的基本工艺流程,能够设计/开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2 能够进行冶金工艺、冶金设备结构及工艺参数设计,并采用电子图纸、报告、设计流程图或零部件实物等呈现设计成果。

3.3能够针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设计复杂工程问题,明确解决方案,并在方案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和冶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调研和分析。

4.2 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流程和工艺参数,选用合适的装置、设备,安全开展实验。

4.3 能够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本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

5.3 能够针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利用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冶金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够基于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合理布局

6.2了解材料冶金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内涵;能够基于复杂工程问题考虑到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8.2基于冶金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较强责任感。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有效协作或组织集体工作,并能胜任自身分工承担的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冶金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针对工程实际问题撰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结合所需形式进行陈述发言,表达过程富有逻辑且思路清晰。

10.2能够阅读国外文献和英文技术文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将其用于工程设计、产品运营及企业生产组织管理。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具备终身学习的完整专业知识体系,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2 能够理性认识个人的职业需求,有跟踪和识别本学科领域知识发展和新研究方向的能力,能够把握国内外最新专业科技前沿动态。

四、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冶金工程

五、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轧钢与连铸技术

六、学制及学位的授予

学制年;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178学分外,还需修满第二课堂6学分方可毕业,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学分、学时及学分比例

课程模块

学分

学时

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33

558

18.5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8

128

4.5

学科基础课程

53.5

896

30.1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

23.5

392

13.2

专业选修课

22

352

12.4

实践性教学环节

38

38

21.3

合计

178

2364

100

八、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

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周学时分配

备注

通识教育必修课

思政模块

193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

24

24

1

考试

2×12

法学类学生免修;历史学专业学生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3102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8

3

24

24

1

考试

2×12

193103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8

3

24

24

2

考试

2×12

193104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0

5

40

40

4

考试

4×10

19310501-8

形势与政策(包括“四进四信”)


2



1-8

考查

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辅导开设在第5学期,16学时

军体模块

19480011

国防军事理论

16

1

16


1

考查

2×8

全校统一开设

19070011

公共体育1

24

1


24

1

考试

2×12

体育学院学生免修

19070012

公共体育2

32

1

4

28

2

考试

2×16

19070013

公共体育3

32

1


32

3

考试

2×16

19070014

公共体育4

32

1

4

28

4

考试

2×16

外语模块

19320**1

大学英语1

36

2

36


1

考试

3×12

外语类专业学生免修

19320**2

大学英语2

50

3

50


2

考试

3×17

19320**3

大学英语3

48

3

48


3

考试

3×16

19320**4

大学英语4

48

3

48


4

考试

3×16

健康教育模块

19480022

大学生健康教育

16

1

16


2

考查

2×8

全校统一开设

小计

558

33

334

224





通识教育选修课

人文社科模块


8



2-7

考查

注:

(1学生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2)《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限选课程2学分;(3)具体课程目录见附表。

自然科技模块

医学保健模块

艺术体育模块

创新创业模块

小计


8






     合计

558

41

334

224




九、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

学时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周学时分配

数学与自然科学

19010011

高等数学A(上)

72

4.5

72


1

考试

6×12

19124011

普通化学A

56

3

40

16

1

考查

4×14

19010022

高等数学A(下)

96

6

96


2

考试

6×16

19010062

线性代数

40

2.5

40


2

考查

3×14

19011032

大学物理B(上)

40

2.5

40


2

考试

3×14

19011052

大学物理实验(上)

20

1


20

2

考查

2×10

19011043

大学物理B(下)

56

3.5

56


3

考试

4×14

19011063

大学物理实验(下)

20

1


20

3

考查

2×10

1901007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

3

48


3

考查

4×12

工程基础

19100022

C语言程序设计

48

2

16

32

2

考试

4×13

19090072

工程图学

72

4.5

72


2

考查

6×12

19124033

物理化学

48

3

40

8

3

考查

4×12

19090153

工程力学C

48

3

44

4

3

考试

4×12

19100153

电工与电子技术B

56

3.5

56


3

考查

4×14

19100223

电工与电子技术B实验

16

0.5


16

3

考查

2×8

19091834

机械设计基础

56

3.5

56


4

考查

4×14

学科基础

19080014

金属工艺学

32

2

32


4

考查

4×8

19080024

材料科学基础

72

4.5

64

8

4

考试

6×12

小计

896

53.5

772

124




十、专业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周学时分配

专业必修课

190850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16

1

16


1

考查

2×8

19084022

材料科技写作

24

1.5

20

4

2

考查

2×12

19083015

冶金物理化学

48

3

48


5

考试

4×12

19083025

冶金传输原理

32

2

32


5

考试

4×8

19083035

钢铁冶金学Ⅰ(炼铁)

64

4

58

6

5

考试

4×15

19083046

钢铁冶金学Ⅱ(炼钢)

64

4

58

6

6

考试

4×16

19083056

有色金属冶金学

32

2

26

6

6

考试

4×8

19083066

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

32

2

32


6

考试

4×8

19083077

轧钢与连铸技术

48

3

48


7

考查

6×8

19083087

冶金工程实验

32

1


32

7

考查

4×8

小计

392

23.5

338

54


专业选修课

19081043

CAD基础

32

1


32

4

考查

4×8

19085194

实验优化设计

32

2

24

8

4

考查

4×8

19085044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

48

3

44

4

4

考查

4×12

19085205

计算机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32

1


32

5

考查

4×8

19083095

冶金工程概论

32

2

32


5

考查

4×8

19083105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32

2

24

8

5

考查

4×8

19083115

冶金反应工程学

32

2

24

8

5

考查

4×8

19083125

化工原理

32

2

24

8

5

考查

4×8

19083135

粉末冶金

32

2

24

8

5

考查

4×8

19083145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64

4

58

6

5

考查

4×15

19083156

耐火材料概论

32

2

24

8

6

考查

4×8

19083166

冶金专业英语

32

2

24

8

6

考查

4×8

19083176

计算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

32

2

16

16

6

考查

4×8

19083186

金属材料学

32

2

24

8

6

考查

4×8

19084176

现代表面技术

32

2

32


6

考查

4×8

19083196

钢材性能质量检验

48

3

42

6

6

考查

4×12

19083207

腐蚀概论

32

2

24

8

7

考查

4×8

19083217

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

32

2

24

8

7

考查

4×8

19085277

耐磨材料

32

2

32


7

考查

4×8

19083227

冶金环境工程

32

2

24

8

7

考查

4×8

小计

704

42

520

184


十一、实践性教学环节

类别

代码

名称

学分

周数

开始周

结束周

学期

社会实践

19000011

入学教育

1

1

1

1

1

19000021

军训

2

2

2

3

1

金工实习

19080033

金工实习(冷)

2

2

17

18

3

19080044

金工实习(热)

2

2

1

2

4

课程设计

1909189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2

18

19

4

认知实习

19083235

专业认识实习

2

2

1

2

5

科技创新及科研训练

19083246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2

2

18

19

6

生产实习

19083257

专业生产实习

3

3

9

11

7

社会实践

19083267

模拟工厂训练

2

2

12

13

7

课程设计

19083277

工艺课程设计

3

3

14

16

7

课程设计

19083287

设备课程设计

2

2

17

18

7

毕业论文(设计)

19083298

毕业论文 (设计)

15

15

1

15

8

社会实践

19000038

毕业教育




16

8


小计

38

38




注:环节类别包括: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及科研训练、课程设计、认知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驾驶实习、野外实习、工艺实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其中社会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调查、考察、生产劳动、创业实践、公益活动等。


 

十二、总周数分配表

学制:4;专业:冶金工程

教学项目

理论教学(含实验)

入学教育

军训

野外实习

社会实践

科技创新及科研训练

专业实习

金工实习

机动

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教育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

论文

(设计)

毕业教育

考试

假期

总计

学期

λ

¤

J

×

Φ

||


01

14

1

2






1







1

7

26

02

18








1







1

6

26

03

15







2

1







1

7

26

04

14







2

1

2






1

6

26

05

15








1


2





1

7

26

06

16





2



1







1

6

26

07

7




2


3


1

5





1


7

26

08









1





15

1



17

总计

99

1

2


2

2

3

4

8

7

2



15

1

6

46

199

十三、矩阵图

1.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4

要求5

要求6

要求7

要求8

要求9

要求10

要求11

要求12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2.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要求(通用标准)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支撑课程

3.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冶金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冶金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数学类自然科学类基础知识,为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的推理、计算和数学建模奠定基础。

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B普通化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2 掌握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工程基础知识,分析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B,电工与电子技术B实验,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CAD基础。

1.3 掌握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为研究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冶金传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钢材性能质量检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

1.4 掌握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等专业知识,为解决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轧钢与连铸技术,有色金属冶金学

3.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冶金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识别、表达冶金工程技术问题

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B普通化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 能够运用工程科学原理分析、判断冶金工程复杂工程问题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材料科学基础,冶金传输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冶金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B

2.3 能够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

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冶金工程概论,轧钢与连铸技术

2.4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最佳解决办法,并获得有效结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冶金工艺课程设计,冶金设备课程设计,模拟工厂训练,毕业论文(设计)

3.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冶金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兼顾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通过课程学习,熟悉工艺技术开发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的基本工艺流程,能够设计/开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冶金反应工程学,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3.2 能够进行冶金工艺、冶金设备结构及工艺参数设计,并采用电子图纸、报告、设计流程图或零部件实物等呈现设计成果。

冶金工程实验,CAD基础,冶金工艺课程设计,冶金设备课程设计,模拟工厂训练,耐磨材料。

3.3能够针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设计复杂工程问题,明确解决方案,并在方案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冶金工程实验,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3.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和冶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调研和分析。

材料科学基础,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及热处理,冶金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钢材性能质量检验

4.2 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流程和工艺参数,选用合适的装置、设备,安全开展实验。

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B实验,冶金反应工程学,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耐火材料,粉末冶金

4.3 能够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材料科技写作,冶金工程实验,计算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3.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够针对冶金工程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本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线性代数,CAD基础,钢铁生产工艺装备及新技术大学英语,现代表面技术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钢材性能质量检验钢铁冶金学Ⅰ(炼铁),钢铁冶金学Ⅱ(炼钢),耐磨材料,轧钢与连铸技术

5.3 能够针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利用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有色金属冶金学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毕业论文(设计)。

3.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能够基于冶金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够基于烧结、炼铁、炼钢和轧制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合理布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学,专业认识实习,轧钢与连铸技术钢材性能质量检验冶金工艺课程设计。

6.2了解材料冶金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内涵;能够基于复杂工程问题考虑到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入学教育,公共体育,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能够利用冶金工程相关知识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冶金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专业生产实习金工实习(冷加工),金工实习(热加工),冶金环境工程腐蚀概论,冶金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3.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8.1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

8.2基于冶金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较强责任感。

工程图学,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

3.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有效协作或组织集体工作,并能胜任自身分工承担的工作

入学教育,军训,公共体育,冶金专业外语,金工实习(冷加工),金工实习(热加工),模拟工厂训练

3.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针对工程实际问题撰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结合所需形式进行陈述发言,表达过程富有逻辑且思路清晰。

大学物理实验B,电工与电子技术B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冶金工艺课程设计,模拟工厂训练。

10.2能够阅读国外文献和英文技术文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初步能力。

大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技写作,冶金专业外语,论文(设计)写作,毕业论文(设计)。

3.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将其用于工程设计、产品运营及企业生产组织管理。

专业认识实习,形式与政策,国防军事理论,模拟工厂训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毕业论文(设计)。

3.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具备终身学习的完整专业知识体系,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军训,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冶金工程实验。

12.2 能够理性认识个人的职业需求,有跟踪和识别本学科领域知识发展和新研究方向的能力,能够把握国内外最新专业科技前沿动态。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冶金专业外语,就业指导,毕业论文(设计)。